桥梁加固之桁架拱桥加固方法
发布日期:2017-03-04 04:37:32 浏览量:1668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又一种拱式结构。因其具有受力合理、装配化程度高(工序少、工期短)、自重较轻、抗震性好等优点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得到了推广。然而,由于当时设计、施工的经验不足及其他时代原因,很多拱桥建成后就存在一定问题。
一、桁架拱桥常见病害
桁架拱桥常见病害主要有如下几种:
( 1) 桥台位移使拱桥上弦杆悬空。由于桁架拱桥修建时考虑不周,跨径太小,桥梁建成后不能满足水流断面的需要,在长期水流冲刷作用下,使桥台基础外露掏空,大雨季节,重则台后被冲垮, 被迫中断交通; 轻则使桥台产生沉陷外移, 拱桥上弦杆处于悬空或接近悬空的状态。
(2)施工缝处出现裂缝,拱片连接处混凝土断裂或钢板接头脱开:因桁架拱片一般非一次成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分次进行。即先浇下弦杆,包括相应的横系梁,再浇竖杆和斜杆及剪刀撑;最后浇筑上弦杆及横系梁,故有施工缝存在。施工缝处往往是强度较弱的部位,在外荷载作用下,施工缝可能干裂甚至碎裂。当跨径较大,桁架拱片要分段预制时,就必须设接头(现浇混凝土接头和钢板接头)。若施工质量欠佳,荷载反复作用下,易损坏甚至脱开。
( 3) 构件裂缝: 构件受拉时会出现裂缝,裂缝在容许宽度范围内时并不影响拱桥的使用。
当桥梁所承受的荷载大大超过其原设计荷载等级时,构件受到过大拉力的作用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大裂缝。较大裂缝的产生,势必影响拱梁的使用。
( 4) 拱上建筑出现破坏: 桁架拱桥桥面的微弯板或空心板脱空、断裂。甚至出现空洞。此类病害产生的原因往往是施工不当,微弯板或空心板架设时未采用座浆法安砌,或因板太短,与主拱片连接不好以及板本身强度不足等。
二、加固力学要点
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 端部下弦杆承受最大应力, 当有破损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加固。
各腹杆与上下弦铰接处出现的裂缝可用砂浆封固。下弦根部出现横向裂纹,则要立即加强、加固横向联结, 杜绝摆动, 同时用环氧砂浆封闭裂纹( 缝)。
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无论是有铰或无铰, 受拉杆件和受压杆件的节点处钢筋密集, 受力复杂, 常在节点处产生裂纹、裂缝。在裂缝允许宽度内可用环氧粘结剂、改性乳胶漆封闭; 如裂缝较宽, 则可在节点附近设置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型钢, 在节点两侧增设预应力钢筋( 如为受压杆件时可设置型钢), 预拉锚固于型钢上, 再用环氧砂浆封闭。
跨中设有铰或挂孔的桁架拱桥, 上弦承受最大张力, 铰或挂点出现下垂时, 如有可能可在预留孔中穿入预应力筋, 或在桥面铺设预应力钢丝束( 筋) 与铰或挂点连接, 施张后锚固于墩台的后下方。施张时在下垂点配合千斤顶及其他吊装设施辅助提升张拉。新增的预应力筋应用混凝土覆盖。
上承式桁式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拱桥, 结点处钢筋密集, 受力复杂, 成形后产生的裂纹一般用粘结砂浆涂抹或粘贴钢材, 肢杆、接缝处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则在其两旁施加预应力钢筋进行加固。
三、桁架拱桥加固方法
在需要提高桁架拱桥主要受力构件如下弦杆、实腹杆等的承载能力时,截面加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凿除原杆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加筑钢筋混凝土补强断面, 新旧断面依靠钢筋和混凝土紧密连接; 粘贴钢板或钢筋进行补强; 预制好补强杆件,再用电焊焊接钢板方式与原杆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受力。如图8-3-1 所示, 为预制构件与原构件用钢板连接的加固方式。
如果桥台发生位移且对结构内力影响较大时,可采用顶推的方法加固,加固方法见下一节。

当桥面由于板块断裂而出现空洞时予更换或用悬吊式模扳进行局部修补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图8-3-2 所示。当需加固桥面且基础承载力允许时,也可采取增铺桥面补强层等加固方法。
文章来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链接: http://lubanwang.com/a_20170302224043.html 任何关于加固工程的问题和建议,敬请咨询:0591-87868646
上一篇:招聘信息
下一篇:桥梁加固之顶推加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