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加固之砖、石拱桥加固方法
发布日期:2020-04-09 13:59:44 浏览量:2967一、维修措施
砖石拱桥在我国数量较多, 且大多修建年代较早, 有的损毁相当严重, 故在此将加固技术和维修技术一并介绍。
圬工拱桥的修复宜采用与原桥相同的建桥材料, 青砖、料石、素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等不宜掺杂使用。修复拱圈的合拢温度以10~ 20℃ 为宜。
车辆通行时若桥梁出现较大振动而其他情况较好时可考虑增大桥梁刚度。
当采用加载、减载加固措施时,必须考虑对邻孔的影响及墩、台的偏心作用。
若圬工拱桥因拱圈变形、受力不均、基础不均匀沉陷、墩台变位致使跨径变化,或施工不当使拱圈产生裂缝、变位、碎裂等病害,可采用以下的维修加固措施。
拱圈内腹及两侧出现大面积的严重风化剥落、灰缝脱落时,可先清除剥蚀面,在灰缝内嵌入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再喷涂l~3cm 厚的M10 以上水泥砂浆。喷浆可分2~3 次进行,每隔1~2 日喷一层,并可加布一层钢丝网,以增强喷涂层强度。
若拱顶附近出现一道贯穿拱宽的裂缝, 且裂缝两侧有明显的高差, 则应处理墩台中的下沉问题。同时可在缝内先压注水泥砂浆或其他化学浆液, 再用水泥砂浆勾缝作为临时处理措施。对于裂缝继续发展的情况, 可暂在拱腹内浇筑一层较厚的锚杆钢丝网水泥混凝土内衬。同时应查明裂缝产生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若拱顶区段出现l~2 道贯穿拱宽的裂缝, 缝的两侧无明显的高差, 但拱顶有较小的下沉, 则可视为墩台滑移或转动问题进行处理。可用环氧树脂处理裂缝, 在拱脚处加设顺桥向预应力拉杆, 减轻桥孔上的静载, 或对应地加重邻孔的静载。
若拱顶上凸且拱腹出现贯穿全拱宽的较细小裂纹和压碎裂纹, 可认为是墩台滑移和台后土压力过大, 此时需减轻台后土压力, 增加桥孔上的净重及用钢筋混凝土加厚拱顶和拱脚断面, 使拱圈基本归位后再用环氧树脂处理裂纹, 并加以勾缝。
若墩台及基础情况基本正常, 仅拱圈出现不同程度的碎裂、边角断裂、脱落等现象,可认为是施工质量欠佳或超载所致, 宜更换填料为轻质材料, 增强桥面铺装的纵横向刚度以减轻或分摊负荷, 并及时修复破损的拱圈。
若拱圈出现顺桥方向的裂缝, 墩、台帽或帽梁亦断裂, 可认为是因墩台基础上下游沉降不均所致, 应以处理基础为主。先将裂缝处理并配合在帽梁、墩台两侧加设横桥向的体外预应力钢筋, 张拉后用砂浆加以覆盖。也可在拱圈的跨中及l/ 4 处加设三道( 或多道,视具体情况而定) 钢板箍或钢拉杆。因施工质量不良造成的顺桥方向裂缝, 可采用环氧树脂等化学浆液进行修补, 或对施工不良的部位进行可能的改造。顺桥方向拱圈的各环之间开裂时, 可在拱腹内钻孔压入环氧树脂等化学粘结剂或裂缝灌浆剂。
若干砌拱圈的个别拱圈石压碎或小区段外凸, 可将变异部分挖出, 清除修补面上的附着杂屑并冲洗干净后压入不低于C30 的混凝土。四分点区段有轻微外凸拉直时, 可在该区段内钻出几个梅花形孔洞,压入1:2 的水泥砂浆充填拱背,拱腹进行局部勾缝。当拱顶段出现下沉时, 除钻孔压浆充填拱背外, 在拱腹一定长度内还可铺挂一层钢丝网并喷涂2~5cm厚的水泥砂浆。
若侧墙产生水平方向的分离, 则应开挖拱腔, 将填料改为轻质填料或半刚性材料以及加厚侧墙断面。如在垂直方向产生位移, 则可能是拱圈发生了较大变形, 或跨径增大, 在做好相应处理措施后对侧墙裂缝进行灌浆勾缝。
若圬工肋拱因横向刚度不足,肋间结构产生断裂或两肋分离,除对裂缝给予粘贴钢板、勾缝补强维修外, 还可在肋的四分点至拱顶区段增设预应力钢筋或钢筋混凝土横系梁, 以加强两肋间的横向刚度。肋脚与墩台帽接触的顶面、两侧产生轻微裂缝时, 可用环氧砂浆灌浆勾缝; 严重的或有继续发展趋势的, 可用粗钢筋、型钢锚入墩台帽内, 将钢筋或型钢以环氧粘结剂粘附于拱肋脚顶面、侧面,外用环氧混凝土覆盖,并在拱脚段加强横向联结。
若墩、台帽面层出现被肋脚压碎现象,可将肋脚两侧横向锚入粗钢筋,并浇筑梯形混凝土扩大肋脚断面。若肋间的墩台出现竖直裂缝,可在裂缝处粘贴钢筋,其长度应为肋间距加三倍肋宽,外用环氧混凝土覆盖,并加强肋脚处横系梁刚度。若肋间的横向承重结构如拱波、微弯板等跨中出现断裂,可在用环氧砂浆嵌缝后,在拱波( 板)的顶面加铺钢筋混凝土板,同时减轻回填料的容重以符合原设计的要求。若腹拱的拱圈石、灰缝出现间断裂缝, 或个别拱圈石有下坠趋势时, 可用水泥砂浆嵌人裂缝并勾缝, 在将坠落的拱圈石两侧以环氧砂浆嵌入勾缝。若已设有伸缩缝, 则可通过切锯排除其中阻塞物体。若因墩台下沉变位而引发拱圈破坏, 则应重点考虑加固墩台。
干砌或砌体结合差、裂缝较大的拱圈, 可采用水泥砂浆填补缝隙来提高砌体强度, 对于砌体损坏严重、拱轴严重变形的拱圈必须通过一定的加固措施来提高承载力。
二、加固方法
除前述的维修加固措施外, 砖、石拱桥还有一些以下常用的桥梁加固方法:
(1)原拱圈下衬拱圈加固法。
当拱桥跨径不大,且在桥下净空容许,或根据水文资料,桥下泄水面积容许缩小时, 可在原有拱圈下类似隧道衬砌的方式增设拱圈, 即紧贴原拱圈下侧, 植入锚筋, 悬挂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 形成新拱圈, 图8-1-1。对于石拱桥可局部取石成槽, 以提高新老拱圈的共同工作性能。

图8-1-1 下衬拱圈加固法示意图
( 2) 原拱圈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拱圈加固。
挖开原拱顶填土层直到拱背,洗净修补完善,凿毛,加筑新拱圈。加厚拱圈时,应考虑墩台受力是否安全。多孔石拱桥全部加设新拱圈时,拆除拱上填料必须对称同时进行。
( 3)双银锭腰铁加固。
用双银锭腰铁钳入、卡牢相邻拱石的加强拉结法在我国古代桥梁建造中最早使用。该方法是利用对石砌拱桥采用锁牢整体拱圈的办法, 使相邻拱石得到加强。
( 4) 钢板箍或钢拉杆加固。
石拱桥亦可在拱圈的跨中和1/ 4 处加设三道( 或多道,视具体情况而定)钢板箍( 钢板厚可取用6~ 8mm)或钢拉杆,用螺栓在拱底及拱侧钻孔锚固, 并注意将锚固点设在拱圈厚度的l/ 3 处。锚固孔用膨胀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文章来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链接: http://lubanwang.com/a_20170302222634.html 任何关于加固工程的问题和建议,敬请咨询:0591-87868646
上一篇:招聘信息
下一篇:桥梁加固之双曲拱桥加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