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
发布日期:2013-06-21 00:48:11 浏览量:1462我国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加固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建筑加固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建筑加固工程立项与资金到位严重脱钩
施工单位迫于缺少任务,不得不认同资金不到位的现实。有些建设单位为谋求自身的利益利用市场竞争,不按规定拨付建筑加固工程备料款和进度款,建筑加固工程竣工后不结算或结算不给钱。j角债拖欠建筑加固工程款已成为当今建筑加固市场的一大顽症。施工企业在垫资施工的同时,还得承担银行贷款利息,而建设单位在建筑加固工程投入使用,甚至盈利的情况下,仍然不顾建筑加固施工单位的利益,预算时压价,结算时仍然要压价。或者是借种种理由不与施工单位办理竣工结算,不付清建筑加固工程款,无偿占有施工单位垫资建成的建筑加固产品,侵占了施工企业的利益,也大大挫伤了建筑加固施丁单位的积极性。有些施工单位不得不采取给多少建筑加固工程费,建多少建筑加固工程的办法拖建设业主,既拖丢了企业的信誉,也拖跨了业主的信心,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利益。
二、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的形成缺乏市场机制
建筑加固业的招投标制虽然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建筑加固工程的招投标是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上实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丁单位的自主报价,所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机制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机制。由于政府尚未能彻底转变职能,存在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另外,由于招标信息不充分等原因,造成建筑加固市场透明度差、缺乏公平竞争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加固工程造价形成过程的合理性。
三、建筑加固业价格体系同建筑加固业的资源分配优化相脱节
我国建筑加固市场供给能力总量多年来一直大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建设的需求,指导价格水平理应呈下凋趋势,但由于建筑加固产品的价格历史欠账过多,人工费、机械费等远低于消耗,所以形成价格经常上调的局面。这种上调的结果,实际上使价格信号失真,导致刺激建筑加固业供给能力总量进一步膨胀。
四、造价信息工作落后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占有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在国外,政府定期发布建筑加固工程造价信息,以供各类估算师对政府建筑加固工程的估算作参考。同时,社会咨询公司也发布价格指数、成本指数等造价信息来指导建筑加固工程项目的估价.5从立项、设计审批到具体的施工不协调。
迄今为止,建筑加固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审批到具体的施工,由于管理体制的分割,难以协凋一致,也是导致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项目对立项的建筑加固工程项目缺乏前期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导致建筑加固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盲目投资,估算不实,编制虚假的建筑加固工程概算,给后续施工中的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具体的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中,只把重点放在建筑加固工程的建设阶段,注重建筑加固工程造价和施工中的变更及结算造价,往往忽略了该项目从立项、设计乃至建设单位程投资中存在的风险,致使施工项目成了名副其实的“钓鱼~J程”。
五、加强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我国现行的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中实行的定额定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法,标底按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或低于一定程度即为废标,其实是变相地管制了建筑加固工程价格。以市场为取向的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反对定额中消耗标准部分,相反地,这部分是宝贵的成本资料,是政府、业主控制投资、承包商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
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订全国统一的建筑加固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建立科学的_程造价管理体系。国际上许多国家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珲经验表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行科学管理是上程造价管理的成功所在,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中,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应包括如下方面:建立建筑加固工程造价信息库并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大力发展建筑加固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业;建立和完善造价建筑加固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文章来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链接: http://lubanwang.com/a_20130621004829.html 任何关于加固工程的问题和建议,敬请咨询:0591-87868646
上一篇:招聘信息
下一篇:分析建筑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