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关注我们: 永年的腾讯微博 永年的新浪微博 永年的搜狐微博

福州永年建筑加固工程公司

 
 
 
 
更多>>诚邀加盟
1、具有法人主体资格或具有完全能力的自然人。 2、有一定的施工行业经验,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及良好的信誉;(建筑工程公司优先考虑)。 3、认同我公......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加固动态 > 用科技守住交通“安全关”
 

用科技守住交通“安全关”

发布日期:2013-06-15 19:06:54 浏览量:1345
大力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应急管理,做好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工作。”2010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秉承着“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运输部依靠着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国交通应急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得到快速发展,日益完善。

设立抗震重大科技专项 减灾防灾技术打造“路坚强”

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为发挥科技对交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2009年交通运输部将11项抗震相关的西部课题整合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截至目前,该重大专项已经形成高烈度地震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灾区道路的恢复重建,全面提高灾区公路生命线抗灾能力,促进公路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完善。

除此之外,在公路防水方面,交通运输部针对地表水、地下水及结构内部滞留水的特点与排水要求,从材料、路面结构以及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完善了公路排水评价方法及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在防雪方面,提出了公路风吹雪雪害区划,开发了利用加速度系数法定量预测积雪深度和路段雪害预警技术,提出了“育草蓄雪”、“挂草网围栏”、“浅槽风力加速堤”和“翼式挡雪墙”等新型处置措施。在公路桥梁抗震抗风方面,完善了既有梁式桥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形成了《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加固技术指南》。

科技支撑道路安全 建设路网保障体系

2007年,依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技术成果的“中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项目在全球4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道路联合会(IRF)2006年度欧洲道路安全奖二等奖,这是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第一次获此殊荣。

交通运输部依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编制的《公路交通安全手册》、《公路路侧设计指南》、《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设施设计指南》、《高速公路雾区安全保障技术指南》等技术性文件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所取得的多项成果已应用于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践当中。安保工程实施后,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从2004年的55起、852人,降至2006年的38起、558人,分别降低30.91%和34.51%。

时隔不久,2008年2月18日,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中,交通运输部承担了“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工程”、“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和服务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示范”、“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3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隧道运营智能监控 桥梁检测有据可依

在“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公路学会颁发的“金鹿杯”。

该项目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实际,从2001启动至2009年完成,历时八年。项目研究成果涉及隧道运营通风、照明、监控、防灾救援、系统集成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特长隧道的综合选线及系统集成、可靠节能环保的运营通风、高效安全的综合防灾救援集成体系、超大规模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监控系统、坚硬岩石公路隧道快速掘进施工、超大直径深竖井成套施工、环境保护和节能、特长隧道安全和运营管理等8大技术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标志着我国特长公路隧道整体修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公路桥梁已经达到68.94万座。如此庞大桥梁群如何进行检测、养护,来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据专家介绍,近十年来,桥梁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技术、装备、规范标准等方面综合来看,目前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能够满足桥梁安全检测的需要。2005年通过验收的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公路旧桥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形成了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制定了在用桥梁材质状况与耐久性参数检测评价技术指南,创建了在用桥梁承载力检测评定理论体系与方法,并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西部科技项目专门设立推广项目对该成套技术向行业进行推广。该项目研究的桥梁技术状况与使用功能评定方法、承载力检测评定方法、桥梁加固成套技术支撑了有关桥梁养护、检测评定与加固等方面的5本行业标准规范,成为全国公路行业开展桥梁检测、评定、加固与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指南 公路运输有备无患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为此,交通运输部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和主线,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应急物资运输保障的基本理论,首次构建了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及其预警、响应和运输资源征用机制,编制了《公路交通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和《公路交通应急物资运输保障预案框架指南》两个指南性文件。还开发了应急物资运输信息与指挥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开发了“公路交通应急指挥系统”。

依托技术成果,交通运输部开展大量公路交通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为各地公路交通运输应急预案的制定、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等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网上签证联网联控 危货运输全透明

只需输入车牌号码,即可显示该车辆定位数据上传情况及车辆进出某地区的详细记录。2010年4月,在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交通运输行业首个车辆联网联控系统正式运行。该系统接入了800多家GPS监控服务运营商及运输企业监控平台,实现了各省级平台间车辆动态数据的不间断传输与交换,确保上海世博安保工作的使用。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该系统继续挥发了其在道路运输安保工作中的重要服务和保障作用。目前,已有29个省级平台实现了对全国平台转发数据的接收和应用,入网车辆已达70.8万余辆,“两客一危”入网车辆31.6万余辆,解决各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外省车辆无法监管的问题,为营运车辆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通过科技攻关,在危险货物监管流程体系、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研究以IC卡道路运输证及IC卡从业资格证为信息载体,实现危险货物运输的全过程监管。另外通过开展危险货物运输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提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成套技术方案,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能力。

航行信息多平台共享 筑成内河安全通道

水路运输安全是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亟须加强安全监管的运输方式之一。交通运输部在水运安全监管与保障技术领域开展了事故应急辅助决策、港口航道航运安全监管、危险品运输安全、搜救打捞等多项技术的研究。

通过研究,我国形成了从航运监管、险情跟踪搜寻、辅助决策、风险评估,到应急联动、自救、施救的西部水上船舶、航运安全监管和交通事故应急反应成套技术,制定了船舶溢油应急预案及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模型及后果预测技术,提出三峡船闸通航安全事故分类分级标准,开发船用自救装备关键技术和船舶巡航救助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发的饱和潜水技术进入世界前列,长江敏感资源与保护目标地理信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出内河船舶吃水自动检测与预警系统,对三峡船闸过闸船舶超吃水状况实现实时检测和预警。研发出VTS、AIS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时数据交换技术、多系统信息共享的船舶最佳跟踪算法与实现技术、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信息相关性融合算法与实现技术,在不同的系统对不同类型的船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对整个水域的安全监控。

压载水快速检测 溢油应急处理有方

2010年10月9日,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部水科院等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在实施中突破了14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新开发软硬件产品10项,建立溢油应急反应系统3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项目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我国海事部门得到了良好应用,特别是在“7·16”大连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2012年交通工作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提出,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夯实安全发展的基层基础,完善安全发展的应急保障体系。为了支撑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中专门设立了“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与安全控制技术”,将形成多灾害作用下特大型桥梁设计指南,为特大型桥梁的防灾减灾和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设立了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可使水运枢纽运行事故率降低10%以上,应急反应速度提高30%以上。可以预见,随着交通运输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更多交通安保技术地广泛应用,交通运输将会更高效、更畅通、更绿色、更安全。


文章来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链接: http://lubanwang.com/a_20130615190712.html
任何关于加固工程的问题和建议,敬请咨询:0591-87868646
 
永年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公司名称:福州永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先生 手机:13696836900
  • 电话:0591-87868646 传真:0591-87868646
  • QQ:283909919  996130760
  • E-Mail:283909919@qq.com
  •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福峡路世纪景城13号楼
 
网站首页  | 联系永年  | 加固技术  | 诚邀加盟  | 招贤纳士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